战略研究丨粮食作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选自《中国工程科学》2016年第1期
作者:刘旭,王济民,王秀东,宋莉莉,闫琰
来源:粮食作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6,18(1):22-33.
摘要:粮食安全事关兴国安邦,是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结合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现状,针对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以及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以及重大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粮食作物;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一、前言
粮食安全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与此同时要看到生产粮食的各种资源要素已经紧绷,生态环境承载的压力在不断加大。面对资源、市场、气候、生态等各方面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自然禀赋优势和市场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环境和现代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快推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
二、发展状况及制约因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大幅上升,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基本稳定,播种面积波动中略有上升,粮食单产水平稳步提升,生产布局发生明显改变。在粮食消费方面,消费数量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但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地摄入蛋白质性食物,口粮消费近年来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虽然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基本消除了饥饿问题,粮食消费正在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但是,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状态还没有彻底改变,数量平衡压力长期存在,品种平衡有待改善,区域均衡亟需调整
当前,制约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粮食生产资源短缺不可逆转,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剧;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提高,种粮比较效益持续偏低;国内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粮食安全风险加大;粮食产业发展受全球粮食安全状况及国际环境影响加剧等。
三、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1. 生产预测
我国未来粮食生产还是会逐步保持上升趋势,但是年均增长率将放缓,预计2030年谷物产量将增加到6.41×108t。近年来我国连续保持谷物占粮食产量的90%,因此,按照此比例2030年粮食产量将增加到7.12×108t(见表1)。
表1 我国2020年、2030年谷物产量预测结果(×104t)
2. 消费预测
粮食总需求主要可以分为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直接需求就是指城乡居民口粮的需求,粮食的间接需求主要是指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和储运与加工损耗等几个方面。我国未来粮食生产的消费预测为直接需求缓慢增长,间接需求波动较大,预计到2030年谷物消费量将会达到6.73×108t(见表2)。
表2 我国2020年、2030年谷物消费量预测 (×104t)
3. 供需平衡预测
我国粮食供需预测为2020年和2030年我国能够达到口粮(主要指稻谷、小麦)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总体平衡有保障(见表3)。
表3 我国2020年、2030年谷物供需情况预测(×104t)
四、总体发展思路
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应该选择保障谷物安全,以谷物的可持续生产支撑粮食的可持续消费,坚持以国内生产实现谷物基本自给的目标,未来我国谷物自给率应不低于95%,净进口量不超过国内消费量的5%。
而从长期来看,应从加快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的关键环节入手,以创新作为驱动稳步提升粮食产能,持续增加生产效率,构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粮食安全观——保障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产业安全和营养安全。
五、结语
从长期来看,应从加快转变粮食生产方式的关键环节入手,以创新为驱动,稳步提升粮食产能,促进我国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建议,严守土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生产基础;科学编制全国粮食生产区域规划,明确界定各区域战略方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种粮积极性;加强国家财政投入,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条件支撑能力;实施创新驱动,整建制大面积均衡增产。
改编丨崔秀娟
主要作者介绍
刘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种质资源,农业发展战略、粮食安全。
参与组织、领导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多样性和技术指标体系及应用等多项研究。参与组织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工程筹建,国家基础性工作及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发展战略研究并组织实施。
如需阅读全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更多相关阅读,点击以下链接查看
点击图片阅读丨 保障食物安全:现代农业转型发展路径
点击图片阅读丨孙宝国院士谈食品安全中的主要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刊
工程造福人类
科技开创未来
微信公众号ID :CAE-Engineering